首页 - 陶瓷工艺
-
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 1965年夏,黑龙江阿城农民裴某在下地干活时刨出一块坐龙型的金属疙瘩。拿回家后,他用火烧、用牙咬,确认不是金子后,就随便丢在家里。可这个坐龙型金属非常奇特,经常发出奇怪的 “呜呜 ”声,尤其到了晚上,声音非常吓人。为此,裴家将金属疙瘩送到女儿家,但仍然发出怪声。1974年,裴家以18元的价格将该物卖给阿城文管站,1991年...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龙泉窑青瓷中的鱼
台北故宫藏元代双鱼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代鱼耳纸槌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双鱼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鱼耳纸槌瓶 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四鱼洗 大英博物馆藏双鱼洗 大英博物馆藏四鱼洗 瑞士玫茵堂藏青瓷双鱼碗 瑞士玫茵堂藏青瓷双鱼洗 双鱼洗,鱼耳瓶均 是宋代元代龙泉窑青瓷中的经典之作。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黑釉线条罐的制作工艺
黑釉凸线纹瓷器在北宋时期便已经出现,在山东淄博窑、河北磁州窑观台二期等出现了少量宋代黑釉凸线纹双系罐和碗等器物。鹤壁集遗址第二期以及山东磁村第五期出土凸线纹瓷器颇为丰富,主要器形有罐、瓶、碗、钵、壶等。地层年代均为金代。 鹤壁集窑是河南地区一处唐宋金元时期规模较大的民窑,也是磁州窑系规模最大的窑场之一。已发掘的考古资料表明,鹤壁集窑烧制的黑釉器,釉色晶莹光亮,可鉴人影,其工艺居于各釉色之首...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黄河流域史前彩陶赏析
彩陶盆 大汶口文化 彩绘龙纹陶盘 陶寺文化 彩绘蟠龙纹陶盘是陶寺最富特征的器物之一,仅见于超大型墓葬内,具有浓郁的标志等级身份的作用,可能是巫师通天做法的法器。陶盘上的蟠龙纹是中原地区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蟠龙图像。 白衣彩陶钵 仰韶文化 双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四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单耳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尖底彩陶罐 仰韶文化 贝形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彩陶鼓 马家窑文化 旋涡纹彩陶罐...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黄珊公元6世纪中国北方陶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第一部分,白瓷出现的意义。华北地区五世纪末到 6世纪初陶瓷生产的主流是低温深色铅釉陶,但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6、7世纪之交,出现了质量上乘的白瓷。白瓷的创烧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转折,从此之后高温陶瓷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而各类彩绘瓷也在白瓷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白瓷的创烧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9世纪开始,中国北方的白瓷开始销往中东,西方世界视白瓷为奇迹...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魏晋南北朝青瓷赏析
双沿陶罐 曹魏 洛阳博物馆藏 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这一时期从公元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这4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大动荡的时期,但陶瓷的发展并没有停滞。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有了很大发展,基本上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具有自己的特点。南方的瓷器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北方战乱不息...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魏晋瓷器欣赏
魏晋黑釉四系盘口壶 魏晋青釉四系罐 魏晋青釉网纹罐 魏晋青釉楼台谷仓盖 魏晋青釉六系盘口壶 魏晋青釉九隔盒 魏晋时期的制瓷业,基本上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具有了自己的特点。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有所提高外,还采用了拍、印、雕、堆和模制等技法。装饰以印花为主,主要有弦纹、方格纹、菱形纹、网纹等,并组成条带状,装饰在器物的肩部、腹部。到了西晋后期...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高古瓷的古朴含蓄之美
北齐橄榄绿釉浅浮雕乐舞人物扁壶 唐代猴子柄茶杯 唐代黄绿釉罐 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古瓷器,主要以唐、宋、元瓷器为主。 对于高古瓷器的定义,一直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的瓷器出现。因此...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藏瓷赏析
唐 白釉盈字款罐 口径7.8cm,底径7.6cm;高17.2cm。唐代制瓷业素有“南青北白”之说,青指越窑青瓷,白指邢窑白釉。此白釉罐造型浑圆饱满,釉色莹润,洁白细腻,体现了盛唐素器风行的瓷器审美。底部刻划 “盈”字,系指百宝大盈库。现收藏于观复博物馆。 唐 鲁山花斑四系罐 口径9.9cm;底径9.3cm;高27.3cm,器身丰腴,通体黑釉...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高丽青瓷的前世今生
在高丽王朝统治的历史上,也就是公元918年——1392年之间,青瓷作为高丽文化的精髓,应该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高丽青瓷是高丽时期继承新罗时代陶瓷器工艺传统生产的瓷器,其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 据南宋《袖中锦》刊载,当时被南宋誉为“天下第一”的物品中,就记有“高丽秘色”,即高丽青瓷...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马克思与德化白瓷的缘分
清•德化白瓷佛像(陈列于当年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书架上 其实,地处中国沿海地区的德化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方之一,手工作坊众多,民间贸易频繁,从宋元时期就开始出口陶瓷。元朝,马可·波罗把德化白瓷带到欧洲。德化白瓷从输入欧洲开始,便虏获了王公贵族乃至庶民百姓的“芳心”。大英博物馆从1753年建馆起就开始收藏德化白瓷...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香港文化博物馆藏中国元明瓷器欣赏细节图
香港文化博物馆藏中国元明瓷器欣赏(细节图)...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香港文化博物馆藏中国清代陶瓷精品图片
香港文化博物馆藏中国清代陶瓷精品...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香港文化博物馆展明清陶瓷精品图片
清雍正 官窑青花十字宝杵纹及梵文盘 清代 青花瓷器一组 清乾隆 官窑青花赏瓶 清康熙 青花山水纹瓶 清康熙 官窑黄釉碗 明嘉靖 孔雀蓝釉云鹤纹罐 清乾隆 官窑粉青釉葫芦瓶 清雍正 官窑模印八宝纹三足洗 明 白釉葫芦瓶及清乾隆青釉长颈瓶 明早期 刻画荷花纹折沿盘 香港文化博物馆设有徐展堂捐赠的中国艺术品展厅,内有瓷器、陶器、青铜器、玉器料器漆器、石雕及唐卡等,展品丰富,档次也高,适于欣赏学习...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首都博物馆藏香炉欣赏(图片)
金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北京庆寿寺出土 “景泰年制”款景泰蓝三足圆炉 海淀区八里庄出土 晋代青楼铜山炉 通州土桥出土 景德镇窑卵白釉瓷双系三足炉 崇文区左安门外张弘纲墓出土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纹三足炉 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 景德镇窑青白釉饕餮纹双耳三足炉 北京东城元大都遗址出土 辽绿釉凸龙纹三足炉,宣武区先农坛出土 辽铜夔纹熏炉,宣武区西便门外出土...
2024-12-20 陶瓷工艺 0 -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
首都博物馆 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 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24-12-20 陶瓷工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