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陶瓷百科
-
玉溪窑继承磁州窑风格
[日期:2013-04-15] 来源:《文物天地》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玉溪窑继承磁州窑风格,两者造型纹饰类似 玉溪窑和观台磁州窑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两窑奠定了基础。两个瓷窑一南一北,相距遥远,但在风格上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二者在制瓷工艺和装饰手法上有着相互交流、继承和延续的关系,两窑在造型、纹饰、装饰方法和烧造工艺上都具有质朴大方的特点,但又具有各自的地域特征...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王光尧古代陶瓷器研究的目标与层次
[日期:2021-10-21] 来源: 故宫考古 作者:王光尧 [字体:大 中 小 ] 物质文化史无论是出发点还是研究目标,都是基于文物学研究又高于文物学研究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追求透物见人之考古学研究的另一种说法。 在掌握了大量古人遗留下来的陶瓷器及相关的资料,对于陶瓷器的研究应不止于陶瓷史,而是将其置于更宏大的历史架构之下,探讨古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礼仪制度、社会组织...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璎珞纹
[日期:2011-02-15]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璎珞为用丝线将珠石编串成多层次的装饰收藏品,《晋书·林邑国传》载:“其王服天冠,被璎珞。”将璎珞形象用于塑像或其他器物上,称之为璎珞纹,始见于元代瓷塑宗荔人物像上,多为景德镇窑与龙泉窑的瓷塑观音、菩萨,装饰方法有模印和贴塑。明代璎珞纹饰或作为纹饰装饰在器物上,或作为边饰。釉彩装饰有珐华器...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清康熙官窑瓷器底足款识欣赏
[日期:2016-10-21] 来源:人民瓷坛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 清康熙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底足 清康熙 淡绿釉暗花螭纹杯碟底足 清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底足 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瓶底足 清康熙 豇豆红釉洗底足 清康熙 郎窑红釉观音尊底足...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清道光年款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官窑瓷器年款多为“大清道光年制’”篆书六字款,楷书六字款较少见。篆款字体为铁线篆,笔划流畅圆润,多作六字三行排列,落于器物外底,款外无边栏。按书写方式不同,可将六字篆款分为青花款、矾红彩款、紫彩款、描金款、阳文锩刻款、阴文锩刻款和暗刻款等。另见有以青花料横书的六字—排篆款...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清道光御用瓷与慎德堂款鉴识
[日期:2011-10-31] 来源:《收藏》 作者:高晴 [字体:大 中 小] 道光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已在衰落,国家日趋贫弱,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也日趋萎缩,因此道光时期的制品除延续传统造型外,创新产品已很难看到。而属道光皇帝御用的瓷器中,最能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当属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精品。 圆明园与慎德堂 慎德堂是建于圆明园九洲清晏中的一组建筑...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火石红的判断方法
[日期:2011-02-11]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马广彦 [字体:大 中 小 ] 在中国古代瓷器特别是民窑瓷器的露胎处,往往有深浅不同的红色烧成物出现,深者至酱褐,浅者呈淡红,由于其酷似火山岩石中的红色,业内人士称其为 “ 火石红” 。 关于瓷器上出现“ 火石红” 的成因及理化机理,笔者同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馆长马平...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玉溪窑瓷器的种类
[日期:2011-01-15]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玉溪窑烧制的品种有青釉瓷、酱釉瓷、青釉印(划)花瓷、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从器形看,主要产品是碗、盘、杯、壶、罐、瓶、炉等。器形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形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创造的较少...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淄博的古陶文明新石器时代到夏
[日期:2012-06-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陶的起源大约发生在一万多年前,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 “舜陶于河滨”、 “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神话传说,在淄博博山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使物体的本身发生质变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蛮荒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淮南窑址
[日期:2010-04-02]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因在安徽省淮南市而称名。是一处隋代的青瓷窑场。烧制的器物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细腻、击之音脆。胎壁较厚、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 厚薄不均,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有的釉色青中带绿,有的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清代吉言赞颂款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吉言赞颂款在清代以康熙朝最为多见,其他朝也少量存在。顺治朝有:玉堂佳器、皇帝万岁万万岁、雅等。康熙朝有:万寿无疆、福寿无疆、万寿长春、周元佐助、世代联芳、世德留芳、有美于斯、美玉于斯、琴鹤相随、在川之乐、王者之香、洪福齐天、长生永庆、润比琅、禄在其中、锦堂福记、温润今古、文章山斗、文房山斗、杏林春宴...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清嘉庆年款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清嘉庆([796—1820年)官窑瓷器年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篆书款中“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最为多见,可分为青花料书写款、矾红彩书写款、金彩书写款和暗刻款等。字体笔划工整,结构严谨,款外无边拦,多落款于器物外底。另有六字篆书横排款,落于器物外口沿或中腰。嘉庆楷书六字官窑年款,均为三行排列落于器物外底心...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浅谈古陶瓷的纹饰鉴定
[日期:2011-10-1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瓷器的纹饰有助于鉴定古陶瓷的时代。因此,在古瓷鉴定中,必须牢牢掌握纹饰的发展趋势以及各时期纹饰的固有特点。我们将分两期为大家总结关于陶瓷纹饰发展的来龙去脉。 一、纹饰种类及纹饰的时代总体趋势 1、陶瓷器上的纹饰,习惯上按其所在部位及制作工艺,可分成胎装饰与釉装饰两类。胎装饰:陶瓷器上举凡刻、划、印、剔、堆、贴、镂、雕...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浦江窑
[日期:2010-04-02]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提供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在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境内,瓷器烧制于宋、元时期。专烧青瓷。 宋代青瓷釉色青绿,有各式盘、碗、钵,大多装饰细线划花纹,釉色精美。此种器物胎较白,因而釉色浅绿,比越窑釉色鲜艳。多采用裹足支烧。另一类胎为灰色,釉的呈色比白胎器浓重,制作稍粗。还有印双荷叶、荷花纹梅花式小杯,与东阳窑产品相近。青釉壶壶身为六等分瓜棱形...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浮梁县立饰瓷初级职业学校
[日期:2010-11-09]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历史上,景德镇是浮梁县下属的一个镇,浮梁县治离镇20里,实际上常常管不了镇上的事,只是行政区域划分的关系。清末,饶州府在景德镇设同知署,同知领衔六品,浮梁知县才七品。 景德镇五方人口杂居,浮梁籍人极少。初年,浮梁县治移来镇时,浮梁籍人进入了一些,但还是人少势单,在部、徽、杂三帮中属杂帮,而又是杂帮中的弱小者...
2024-12-20 陶瓷百科 0 -
消失的文化遗产东阳上宅碗厂遗址
[日期:2015-07-04]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大 中 小 ] 上宅碗厂遗址,曾承载东阳近代瓷业的荣光。 最盛时期,上宅碗厂出产的瓷碗曾出口海外;如今仅留窑址,述说着瓷碗大生产时期盛景—— 当两只灰胎青花的粗瓷碗现身桌上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眼睛一亮——虽然瓷碗的质地并不好...
2024-12-20 陶瓷百科 0